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体育热点 >

赶紧来看看!这是一份关乎你我未来生活的绿色“说明书”

时间:2020-06-16 06:52 浏览: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同步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以下简称《可持续性计划》)。着重在“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重要领域,提出12项行动、37项任务和119条措施。这份计划解释了为何冬奥会关乎老百姓生活,影响你我的未来,成为北京冬奥会筹办的一份绿色“说明书”。

  图说: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同步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 新华社图

  “海绵赛区”

  给鸟儿做窝、让狍子和瞪羚在赛场边安家……这些听上去很有些《动物世界》风格的事情却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正在着手进行的。

  为了让动物自由迁徙,延庆赛区在施工初期控制施工时长、时段和施工强度,并利用桥梁、涵洞等形式形成动物通道。在施工过程中,科研人员在赛区周边设置人工鸟巢,2019年春天,鸟巢已有过半的入住率。赛区设置的红外相机,也监测到诸如狍子、斑羚等动物的回归。目前,生态保护专家、设计团队正与施工团队一起,共同实施赛区生态修复工作。

  绿色,是贯穿北京冬奥场馆建设的一项宗旨。

  图说:红外相机监测到的斑羚和母子狍 北京冬奥组委提供

  以前,冰上场馆制冰使用的制冷剂大都含有大量氟利昂,会对臭氧层造成损耗。经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反复沟通,决定在国家速滑馆等四个冰上场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其他冰上场馆也使用对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新型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首次在奥运会级别的冰上赛事中使用,将是北京冬奥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一大贡献。

  按照“海绵赛区”的理念,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地表水、雨水、人工造雪的融雪水等,经过“入渗、滞留、蓄积、净化、利用、疏排”的整体化设计之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赛区雪道和道路边坡、冬奥村和停车场等裸露地面,采用土石和乔灌草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如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尽量保证雨水入渗。赛区的生活用水在经过处理之后,也用于冲厕、灌溉等。

  图说:冬奥村施工现场就地保护树木 北京冬奥组委提供

  冰雪小镇

  奥运遗产的利用,是全世界奥运主办国的赛后难题。而对于北京冬奥组委而言,这个思考早在冬奥筹备之初就已开始考虑。

  刷脸进站、AI机器人服务、智能显示屏实时观看赛事直播……这些黑科技的创造都在冬奥赛地连接线京张铁路上一一实现。去年底刚刚通车的京张高铁,将张家口、崇礼、延庆和北京城区串成一线。把北京和崇礼之间原先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50分钟,真正让崇礼雪场成了滑雪爱好者的理想之地——在冬奥之后,这条滑雪线将持续承担起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促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功能。

  图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外景 新华社图

  让老百姓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是冬奥筹办的重要考量。

  建设中的冬奥森林公园和赛区迁地保护基地均位于延庆赛区所在地张山营镇,汇集了从赛区核心区迁移下山的30余种、2.4万余株植物。冬奥森林公园是张山营镇“冬奥冰雪休闲小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这座公园将在当地形成核心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

  值得一提的是,崇礼区12.6万人中目前已有近3万人直接或间接为雪场服务,成功端起了“雪经济”饭碗。申冬奥至今,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冬奥筹办,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崇礼已于2019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场外音丨绿色,可持续

  12年前的北京,鸟巢惊艳,群雄汇聚。

  12年之后的现在,鸟巢和水立方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已成为北京人生活中的一分子。清晨,晨跑的人们用脚步唤醒城市的苏醒。夕阳中,中老年人广场舞的身姿矫健优美。每年冬天,鸟巢里的冰雪欢乐季更成为不少孩子接触冰雪运动的启蒙课堂。

  奥运遗产的利用是全世界的难题,而在中国,奥运场馆的对外开放对整个社会资源而言是极大的节约,也是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倡导方式之一。以可持续的力量积极践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全民健身”成为对奥运会最好的纪念。

  场馆是奥运留下的凝固记忆,更是奥运举办国文化、科技实力的体现。相比2008年北京夏奥会时,鸟巢、水立方中处处所体现的中国情结、东方元素,如今的冬奥场馆已不仅是古老悠长、博大精深,更体现着当代中国的日新月异、科技腾飞。

  科技力量、绿色环保,当可持续成为北京冬奥会筹办计划中最重要的准则,中国正将奥运的外延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可期的未来,冬奥的中国时间,将写就更多丰盈与华彩。中国智慧,奥运梦想,将在冰雪的舞台上交相辉映。(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