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经济观察 >

兰山:奋楫“中国大集” 建设首善之区

时间:2022-10-15 08:43 浏览:

  □张丽

  临沂市兰山区商贸物流发达,素称“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同时也是闻名全国的“木业之都”“水表之乡”,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

  十年砥砺,兰山实现一个个精彩跨越: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中国木业生态科技城,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十年来,兰山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厚重提气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630.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3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0.5亿元增长到116.3亿元。

  如今,兰山正加快数字商城、国际商城、绿色商城和链式商城“四个商城”建设,推动“商、仓、流、园”一体化发展;布局“三区十园”,突破战新产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城市更新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气势如虹,教育、医疗、养老、助残、治安、文体等服务不断提质。

  上榜全国百强

  战新产业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

  在兰山区沂兴新材料产业园区内,挖掘机、打桩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运转不停,沂新光电科技和沂康材料科技厂区建设正酣。不久,这里将成为精密电子玻璃、中硼药用玻璃的聚集地,带来百亿级战新产业。

  走进鲁南制药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130多名科研人员正以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剂成型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系统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解决我国中药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战新产业为兰山经济注入充沛活力。7月,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百强区排行榜,兰山再次上榜,列全国榜单第56位、山东省上榜区第3位,也是鲁南地区唯一上榜的城区。

  一块匾牌,光辉夺目。2012年,兰山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区”,列第65位。十年耕耘,兰山争先进位,商贸物流加速发展,拥有专业批发市场87家、物流园区32处,2000余条物流线路辐射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被评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2019年,山东省第一家直播电商小镇在兰山落成,目前已建成23家电商产业园。与此同时,一批供应链企业快速成长,围绕直播经济的服务链条由此生成。全国最大的劳保用品垂直电商平台——新明辉商城在全国各地布局智慧仓储,可实现供应链快速反应。传统物流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进化,国家物流枢纽一期项目、集八大智慧系统于一身的供应链聚能创新平台——顺和物联投入使用,使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效能进一步提升。

  兰山区是创新创业之地,高端木业、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属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民营经济活跃,是全国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水表之乡”。

  兰山区还是人才聚集地,深入实施“才聚琅琊·智汇兰山”品牌行动,共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39家、院士工作站等产业人才集聚平台59家,建立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先后培育“齐鲁系列”人才18人、“沂蒙系列”人才55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推进城市更新

  历史文脉与智慧城市两翼齐飞

  兰山区金雀山路与新华路交会处,几年前还是一片老旧仓库,与周边高楼大厦格格不入。如今这里却被改造成1972创意产业园,成为集城市书房、艺术街区、创客基地于一体的高端文创产业园,不仅留住了城市记忆,还为群众提高了一处休闲好去处。

  活化历史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整合“边角地”“夹心地”……十年来,兰山以提升城市“颜值”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目前,兰山区城市更新提升五年攻坚行动正在全力推进,分批启动中心城区公园建设,系统集成邻里、教育、服务和治理等生活场景,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有机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体”。

  “自从家门口建了‘学习强国’主题公园,我每天傍晚都带着孩子来遛弯儿,既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党史知识,真的太好了!”家住南坛小区的吕秀敏高兴地说。公园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景观石、坐凳、花卉等构成精致的街头一景。

  从2019年开始,兰山区利用街角、闲置地、道路两旁等零星地块,见缝插“绿”,启动“口袋公园”建设,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生态宜居梦想。截至目前,兰山区累计投入4000万元,在临沂市中心城区的黄金地段建成55处“口袋公园”,10月底再新增11处,市民家门口的好风景越来越多。

  鲁南高铁通车,京沪高速扩容、城市高架贯通,快速通道连接,5条断头路、20条拥堵路全线提升,老火车站改造完成,BRT快速公交通行……12分钟穿越主城区,陆上3小时到达北京成为现实。持续改造提升棚户区、老旧小区600个,7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扮靓城区,城市形象、城市内涵、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入选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建设首善之区

  幸福兰山全民共享多点开花

  “原来每半个月就得去一次济南的医院,一次花费接近2万元。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特效药,报销完花费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家里的负担轻多了。”兰山区沂州路惠友大药房,前来购买特效药的市民一脸畅快。

  2021年7月,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的省份。为方便市民寻医问药,兰山区探索“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39项医保经办业务实现网上办理,964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省内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一卡通行”。

  十年来,兰山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深耕社会保障“幸福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76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48万元;7797户15739名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以上、10个重点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了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的飞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1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1个市级示范村,3.1万户村民完成改厕升级、2.75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达到1432公里。

  建设乡村书屋和城市书房,开展文艺展演、文化下乡,发放消费券,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截至目前,兰山区共建设4个非国有博物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72个,文化小广场270个,每年举办文化惠民演出3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2500场左右,注册庄户剧团48家,广场舞队伍400余支,剪纸爱好者300余人,农民书画爱好者4000人。

  在砚台岭社区,84岁的蒋生学每天都会吃到送上门的饭菜。“上门送饭太好了,到点就有热饭热菜吃。”包括蒋生学在内的96位老人,通过社区助老服务平台,既能自助点餐,还有社区服务、家庭医生、身边警察等选项。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十年来,全区累计建成日间照料中心42处、养老机构17处,其中区级养老服务中心1处、镇街道敬老院8处、社区老年公寓3处、民办老年养护院5处。建有床位393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359张,入住老人1306人。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十年来,兰山中小学建设项目234个,“大班额”难题全面化解;幼儿园建设项目29个,普惠性幼儿园全面推广。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参与学生25.8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3.19%,参与家长满意率达98%以上。

  从幼有善育到学有优教,从医有所保到病有良医,从老有颐养到弱有众扶,从乡村舞台到城市书房,一幅幅画面正在讲述兰山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幸福故事。